西江水深3~50米,最深处68米,在白马峡。最浅处1.6米,在龙爪浪滩。
西江,是珠江流域的主流,为中国第三大河流。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境内的马雄山,流经贵州、广西,至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思贤滘与北江相通并进入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干流在珠海市的磨刀门水道注入南海。
《西江怀古》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律诗。全文:
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
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棰更荒唐。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
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
译文:
长江上连巴蜀下接潇湘,汹涌时叠浪如山,平静时水光如镜。曹操缝囊填江像一出剧,苻坚投鞭断流更是荒唐。江上渔歌阵阵,夕阳下沙鸥嬉戏翻飞。范蠡化为了清尘,江上的好风都付与了往来江上的商人。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
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
开禧三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
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
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