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呼
shān hū
详细释义
1.封建时代对皇帝的祝颂仪式,叩头高呼“万岁”三次。
山呼一万岁,直入九重城。
唐·卢纶·《皇帝感词》诗
山呼,共谢得当今主。
元·关汉卿·《玉镜台》第四折
拜过,又率领众百姓望着北阙山呼舞蹈,共谢皇恩。
《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这类世风,也是一部二十四史,由望天颜山呼万岁直到为钱而无所不为都是。
张中行·《散简集存·蒲团礼赞》
2.高声欢呼。
听各族山呼一语言,看远朋海会异衣冠。
赵朴初·《满庭芳·为人民大会堂作》词
3.鸟名。
山呼 封建社会臣子祝颂皇帝的一种礼节。也作“嵩呼”。
《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所以“山呼”又称“嵩呼”,这是因为登上嵩山的缘故。此事也记载于武帝自己下的诏书内,其实是很荒唐的。可是后世的统治者却视作“祥瑞”,把“山呼万岁”定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称做山呼。
《元史·礼乐志》对“山呼”的仪式有更详细的记载:凡朝见皇帝的臣子跪左膝,掌管朝见朝廷的司仪官高喊“山呼”,朝见的人叩头并应和说:“万岁!”司仪官再喊:“山呼”,朝见的人还是如此这般。最后司仪官高喊:“再山呼!”朝见的人再叩头,应和说:“万万岁!”凡是“山传松鹤”(指皇帝的近侍)也呼噪应和说:“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