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柳林镇原来叫太平集,直到明初才叫此名。据传,与朱元璋有关。朱元璋小时候与和柳春、林直一起给人家当长工。一天,三个人一块带了一罐绿豆汤去锄地,他们把这罐绿豆汤放在树阴凉下。干了一会活之后口渴了,就跑过去喝绿豆汤,朱元璋跑在前面,不小心,被锄头拌了一脚,锄头歪倒在地,把绿豆汤罐子打破了。绿豆汤喝不成了,这时候,柳春、林直说:不要紧,我们拣绿豆粒吃吧!
以后,柳春和林直听说朱元璋在南京当了皇帝,两个人就去南京找朱元璋,柳春、林直就在大殿里说起当年绿豆汤的事,由于他们破衣烂衫,当着大臣的面不愿相认,就把他们二人轰走了,两人十分生气。
话分两头,朱元璋回宫后,大脚马皇后知道了此事,埋怨了朱元璋,朱元璋也知道自己不对。柳春、林直回去之后,柳春仔细一想,猜测可能是他们穿的破衣烂衫,让朱元璋嫌面子不好看,就上街买了两套新衣裳,有去见朱元璋。
这一次,柳春在大殿里当着大臣的面说:大哥!我们当年身跨青鬃马(庄稼苗),手使勾连枪(锄头),打破了冠(罐)州城,跑掉了汤(绿豆汤)元帅,活捉了窦(绿豆粒)将军,…从此,我们三人效仿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想起来了吗?这次,朱元璋有了面子,就认下他们二人,让柳、林二人镇守太平集,从此以后太平集就成了柳林镇。
朱元璋和剃头匠之间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朱元璋对于某些特定职业的尊重和优待。
他曾因生活所迫而出家为僧,也曾在寺庙中担任杂役。
这段经历让他深深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也让他对某些职业有了特殊的理解和尊重。
其中,剃头匠就是朱元璋特别尊重的职业之一。在朱元璋看来,剃头匠虽然从事的是看似平凡的工作,但他们在为君主剃发时,手中持有的刀具却有可能对君主构成威胁。
因此,朱元璋对待剃头匠总是特别和善,从不敢得罪他们。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朱元璋的人性化一面,也反映了他对于各种职业的尊重和包容。
他明白,每一个职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待遇。
这个故事也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我们都应该保持对他人的尊重和包容,这样才能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