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凤凰和猫头鹰的典故
时间:2025-05-13 04:42:26
答案

典故源自于《庄子·外物》篇,其中写到: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这段话意思是,庄周曾经梦到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飞翔在天空之中,感觉非常自在和快乐。但当他醒来之后,却不知道自己是庄周还是蝴蝶。他不知道自己是在做梦,还是现实世界就是一个梦境。这就是物化的概念。

后来,这个典故被用来比喻人们对于真实和虚幻的认识模糊不清。凤凰和猫头鹰的典故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说凤凰是神话中的鸟类之王,象征着美好、幸福和祥和;而猫头鹰则是神话中的夜鸟,象征着黑暗、邪恶和恐惧。通过比较这两种鸟类的特点,人们可以认识到真正的幸福和美好是什么,避免被邪恶和黑暗所迷惑。

凤凰和猫头鹰的典故告诉我们,人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时,需要明辨是非,理性思考,抵制邪恶和诱惑,从而达到真正的幸福和美好。

凤凰和猫头鹰的典故
答案

典故出自《庄子》

魏国的惠施当了宰相后,总是担心别人来抢他的职位。一天,庄子要来拜访他,他却因为庄子闻名天下而坐卧不安。最后竟然下令在全国搜捕庄子。庄子听到这个消息,主动找上门来。

庄子凛然正气,面对惠施,侃侃而谈:“宰相大人,不知道您听说过没有,在南方有一种鸟,人们称它为凤凰。传说凤凰是一种不凡的鸟。有一次,它从南海起飞,向着北海方向昼夜不停地飞翔,不知疲劳,不顾饥饿。只有到长着梧桐树的地方,它才肯停下来休息,绝不会随便停留。一路上,如果没有干净的竹米,它宁肯饿肚子,也不会饥不择食。如果没有清甜的泉水,它也不会轻易地去喝河流、水塘中的污水。这些无一不在表明它的高洁。

“在飞行中,凤凰遇到了一只猫头鹰。凤凰出于礼节想去拜访问候猫头鹰,没想到猫头鹰恰巧拾到一只死老鼠。猫头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为凤凰是来抢它的死老鼠的,于是,惶惶不可终日,甚至摆出一副拼命的样子,以此来威胁凤凰。你觉得可笑不可笑?同样,你如今做了魏国的宰相,高官厚禄居然迷住了你的心窍,以为我会与你争夺宰相的位置,这难道和猫头鹰有什么两样吗?"

《凤凰和猫头鹰》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不同,喜好不同,所以看待事物的眼光就不一样。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意志随便强加在他人的身上,这样只会讨人厌,而得不到真正的友情。

凤凰和猫头鹰的典故
答案

凤凰和猫头鹰

有一段时间,惠施在魏国当相国,庄子就到魏国国都大梁去找他玩儿。两人在相府相见,言谈甚欢。庄子告辞离开后,惠施的门客就对惠施说:“庄周这次来魏国,动机并不简单——他是想取代您当相国呢!”

惠施听了很惊慌,就派出大批人马,搜遍大梁城要找到庄子,一直找了三天三夜,弄得满城风雨。

庄子看见惠施把大梁搅和得鸡飞狗跳,又好气又好笑,于是自己跑去找惠施。惠施看见庄周,眼睛睁得溜圆。庄子一见,不由得笑道:“别紧张,别紧张。我来给你讲个故事。”

庄子说:“南方有一种凤凰,名字叫鵷鶵(yuān chú),你听说过吗?这种鸟从南海出发,展翅高翔飞向北海。它一路乘风扶摇,只栖于梧桐的枝干,只品尝干净的竹实,只饮用甜美的山泉。这时候呢,有只猫头鹰,抓着一只腐烂的死老鼠停在树杈上,仰头看见凤凰飞过,生怕凤凰下来抢他的死老鼠,于是朝着凤凰大喊大叫地发出警告:‘吓!吓!’……”

惠施是个聪明人,听到这里已经满脸通红。

庄子嘿嘿笑着问:“惠施,如今你也想为了你的宝贝魏国来警告我吗?”

推荐
© 2025 欧体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