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建议BMI<28kg/m²时可以跑步。
BMI是指体质指数,是评价肥胖和消瘦最常用的指标,是反映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及肥胖症的可靠指标。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²。BMI的评价标准有多种,我国参考国内发布的标准,BMI为18.5--
9kg/m²为正常,超重是由于体内的脂肪量多于正常值之后引发的现象,而此时通过跑步可以加速体内脂肪燃烧,有利于体质指数逐渐接近正常值。但是需要注意,如果BMI已经超过28kg/m²,代表出现肥胖,为避免对膝盖造成损伤,可以先通过适当控制饮食及小幅度走路来减重,当体重有所下降之后,再通过跑步的方式减肥。
21以上
那就需要做到,BMI值居于21以上,体脂率13%以下,只有一个数字达标是不符合我们的目标的。 体脂率要到13%以下,需要做到就是大量减脂,把多余的脂肪去掉,才能让腹肌“重见天日”,BMI值要到21以上就需要增肌,将瘦体重加大,占据更大的比例。
长跑对于身体要求较高,建议BMI在18.5-24.9之间为最佳范围。过低的BMI会导致肌肉质量不足,缺乏能量支持长跑所需的耐力;而过高的BMI则增加了身体负担,影响跑步时的舒适度和速度。
在适当的BMI范围内,身体拥有足够的肌肉质量和脂肪储备,可以提供持久的能量和支撑,同时减少了对关节和内脏器官的负担,有助于提高长跑的效果和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