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有棉被的。早在唐代,中国人就已经开始使用棉花来制作被褥,用于保暖。而在印度,棉花的种植和加工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其实,早在4000年前,印度、埃及、秘鲁等地就已经开始因棉花的生长而发展了纺织业。
在日本,棉花的引进是在16世纪,当时的日本人把棉花当做高档的给料,用于制作衣服和被褥。因此,从古代至今,棉花与纺织品一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存在,棉被也一直是人们在睡眠中保温的一种方式。
古代人确实没有现代的热水壶,但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保温方法。
灶台保温:在烧柴的大灶上,人们会在两个大铁锅之间放置一个小锅或小洞,叫做“汤罐”,用来专门储水。灶台的余热可以用来保温,储存的温水可以在第二天早上用来洗漱。
棉窝保温:稻草可以编织成包,并包上棉罩子做成棉窝,热茶壶可以直接放进去保温。
炭炉保温:如果家境富裕,可以在炭炉上一直放一个水挑子保温。
喝茶临时烧:喝茶时基本上是临时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