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以上的村医不可以继续行医。
根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应该退休。
对于60岁以上患有脑梗的患者,是否能办残疾证,存在不同的观点。
一方面,有观点认为脑梗塞的患者不能够领取残疾证。这主要是因为脑梗塞虽然可能导致一些功能障碍,如肢体的运动或感觉障碍、言语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但通常这类疾病不被认为符合残疾证的评定标准。另一方面,也有观点认为,如果脑梗需要办残疾证,应先到所在的地区残疾人联合会进行具体的了解,填表进行申请。之后,残疾人联合会会安排患者去指定的医院进行体格鉴定,最后再根据鉴定结果给患者办理残疾证。
综上,关于60岁以上患有脑梗的患者能否办理残疾证,需要参考当地的具体政策和评定标准,建议前往当地残疾人联合会或相关部门进行详细咨询和了解。
根据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0年发布的《村(社区)医务人员管理办法》,规定村(社区)医务人员应当具备符合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要求的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执业资格。对于60岁以上的村医来说,是否可以继续行医取决于其个人的健康状况、职业能力和相关法律规定。
在中国,医务人员的退休年龄通常是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规定的,通常是60岁或者65岁。但如果这些医务人员能够保持较好的健康状态、具备继续行医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通过相关考核审定,那么也是可以继续从事医疗工作的。
因此,对于60岁以上的村医是否可以继续行医,个体情况会有所不同,需要视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决定。同时,也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