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信息,对于仲裁裁决不服提出上诉期间的执行问题,存在不同的情况:
一般情况: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并提出上诉,但上诉期间尚未结束,那么他们通常不能申请强制执行。这是因为根据法律规定,只有在裁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后,即对方未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当事人才能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特定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对仲裁裁决不服并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这本身不会影响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用人单位提出了撤销裁决的申请,劳动者仍然可以在法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申请强制执行。
综上所述,如果在上诉期间内,当事人没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阻止裁决的法律效力,那么在上诉结束后,他们将无法再申请强制执行。但如果当事人在此期间采取了诉讼行动,比如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那么裁决可能仍具有法律效力,允许当事人在上诉结束后继续寻求法律途径来实现强制执行的权利。
"对价"是指合同当事人在交易中相互提供的有价物或服务,以交换对方提供的相应有价物或服务的一种权利或义务。
在法律上,对价是构成合同的必要要素之一,即合同的成立必须有对价。对价不一定要求相等,但必须具有相当性,即合同各方提供的有价物或服务应当在合理范围内相当,否则合同可能被视为无效或被认为存在瑕疵。
此外,对价的履行也是合同执行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任何一方未能提供或履行对价,另一方有权利要求违约方提供对价或索赔相应的损失赔偿。
因此,在签署合同时,各方必须谨慎考虑对价的大小和履行方式,以确保合同能够得到有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