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在工伤申报期间退休的,认定属于工伤后,由于工伤是退休前产生的,所以可以获得工伤赔偿。
二、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八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第三十九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第四十条 工伤职工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补足差额。
如果您在退休前的工作中发生了工伤,需要及时向单位或保险公司申报,获得工伤认定。如果工伤认定结果为工伤,您可以获得工伤保险赔偿金和医疗费用报销。
如果您没有及时申报或认定结果不为工伤,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维护自身权益。
如果离职后发现工伤,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要求单位认定工伤。
退休前的工伤与退休后的身体状况无关,因此进行工伤鉴定是有意义的。如果工伤被确认,劳动者可能会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此外,工伤鉴定可以为劳动者提供一个证明,以便证明他们在工作期间遭受了伤害,并为他们在退休后需要使用医保和福利时提供帮助。
因此,进行工伤鉴定是有用的,即使在退休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