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粽子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粽子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那时候诸侯国之间互相攻伐,民众生活困苦。
屈原是楚国的大臣,他非常爱国,为民众谋取福祉,但是他的言行举止都受到了楚王的误解。
有一天,楚王听信谗言,误以为屈原要谋反,于是将他放逐到远离京城的地方。
屈原非常伤心,他感到自己的国家已经走上了歧路,而自己也无法再为国家效力。于是,他选择投江自尽,以此来表达他对国家的无限忠诚。
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传说粽子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