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单招文史知识点
时间:2025-05-12 22:38:54
答案

1.汉朝科技文化

(1)张衡:对月食做出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地动仪:遥测地震方向

(2)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3)华佗:麻沸散。

(4)《史记》:司马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

(1)南朝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数值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

第 1 页

(2)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3)范缜《神灭论》。

(4)王羲之:“书圣”,代表作《兰亭集序》

(5)三大佛教艺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3.隋唐时期科技文化

(1)印刷术:隋唐时期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现存最早,唐868年的《金刚经》。

(2)火药:唐朝中期有了火药配方,唐末用于军事。

第 2 页

(3)唐朝接触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制订《大衍历》。测定了本初子午线的长度

(4)孙思邈《千金方》,“药王”。

(5)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6)敦煌莫高窟:世界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7)赵州桥:李春,石拱桥。

4.宋元时期科技文化

(1)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

(2)北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成为:中国科学史的

第 3 页

里程碑

(3)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4)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风俗画的杰作,描写的是北宋都城开封(在河南,汴梁、东京)的繁荣景象

(5)元初,郭守敬主持编定了《授时历》

(6)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5.明清时期科技文化

(1)民主思想萌芽

①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第 4 页

②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并成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2)徐光启,介绍西方科学成就的先驱者,著作《农政全书》,与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

(3)宋应星《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李时珍,《本草纲目》

(5)四大奇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

(6)清乾隆年间组织编写了《四库全书》,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类,共收录典籍3000

第 5 页

多种。

(7)清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是“扬州八怪”,其中郑板桥的兰竹图尤为有名。

(8)乾隆年间产生的《聊斋志异》和《红楼梦》﹐分别把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的创作推向顶峰。

单招文化课考试提前多久进入考场
答案

单招文化课考生须凭本人身份证和准考证在考前40分钟到达考点,考前30分钟进入指定考场,开考15分钟后,迟到考生就不能再进入考场了。

考生进入考场,除2B铅笔、黑色字迹签字笔、无封套橡皮、直尺、圆规、三角板、标准化考试模板外,其他任何物品不准带入考场。

单招文段理解技巧
答案

面对单独招生(即单招)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部分时,考生可以采用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来提高对文段的理解和答题的准确性。以下是一些有助于提高文段理解能力的技巧:

1. **快速阅读全文**:首先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2. **细读重点段落**:对于文章中的关键段落或与问题直接相关的部分,需要细读并深入理解其含义。

3. **标记关键信息**:在阅读过程中,用笔划出或记下关键词、重要事实、数据等信息,便于回答问题时快速查找。

4. **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每个段落的功能作用,如引言、论点、论据、例证、结论等,这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作者的论证逻辑。

5. **理解词汇含义**:遇到生词或专业术语时,尽量通过上下文推测其大致意思,如果实在不清楚,可以在不影响整体理解的情况下先放一放。

6. **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注意文章中的逻辑连接词,如“因此”、“但是”、“此外”等,这些词汇往往标志着作者的逻辑转换或论点的推进

7. **练习归纳总结**:尝试将每个段落或全文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进行归纳总结,这有助于加深记忆和理解。

8. **解题技巧**:对于选择题,可以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对于主观题,确保答案准确、完整且条理清晰。

9. **时间管理**:在实际考试中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题目都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回答。

10. **模拟练习**:平时多做一些模拟题和历年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出题风格,提高应试能力。

使用这些技巧,考生可以更有效地理解文段内容,提高答题的准确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技巧的掌握和应用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来逐步提高。

推荐
© 2025 欧体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