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方言中,南糕的“南”意为“软”。“软”和“南”,方言发音相近,叫着叫着便成“南糕”。 南糕,是许多仙居人儿时的一种珍馐佳肴,奶奶、外婆一辈用石磨做南糕成为心目中当之无愧的“童年记忆”。
南糕是用米浆做的。提早将米在小水缸里浸泡一天一夜,添水用石磨磨成细腻的米浆,磨米浆是个漫长的过程,除了出力气,还要极大的耐心,忍受那一圈又一圈的枯燥。米浆磨好,搅拌均匀,便可上锅蒸制。如果说磨米浆的耐心是一圈圈的,则蒸南糕的耐心却是一层层的。蒸南糕用农家最常用的竹蒸笼,底部用细密的纱布铺严实。蒸南糕不能着急,得慢慢来,浇上薄薄一层米浆,盖上笼盖,坐到灶下,耐心地把火烧旺,让蒸汽升上来。估计已经半熟,打开笼盖,再浇一层,坐下来,烧火。就这样一层层地蒸,一层层地依样重复,最后蒸出的南糕整块成型又各自成层,这是南糕的最大特点。
南糕呈乳白色,半透明,质地细腻,光洁,爽滑,韧而不老,糯而不黏,鲜嫩如新剥鸡蛋。蘸上酱油,颤巍巍的南糕终于可以入嘴。那味道,滑滑的、溜溜的、嫩嫩的,美味不可名状。
南糕的吃法多种多样。除了蘸着酱油吃,凉后还可煎着吃,将切成小块的糕放在锅里用油缓火煎成两面金黄,洒上葱末即可,表皮香脆,而内里依然滑嫩,入嘴香气四溢,脆中带嫩,咸淡有别,同一块南糕,可以体味出不同的味道,口感很是丰富。
南粳9212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日本优质粳稻"关东194"为父本,与江苏高产粳稻"武粳13"杂交,经系谱法综合农艺性状选择,结合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筛选培育而成的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
全生育期158 d左右,比对照品种——武运粳23早3 d,株高95 cm左右,株型集散适中,群体整齐度好,生长势旺,叶色淡绿,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穗型较大,半直立穗,后期转色好,成熟期秆青籽黄,抗倒性较强。
2012—2013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963 kg/hm2,比对照品种——武运粳23增产1.7%;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129.5 kg/hm2,比对照品种——武运粳23增产5.1%。有效穗数300万/hm2左右,每穗总粒数135粒左右,结实率93%左右,千粒质量在27 g左右。
在抗病性方面,它抗纹枯病,中感条纹叶枯病和白叶枯病,感穗颈瘟。
稻米品质经2012年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整精米率73.6%,垩白率30%,垩白度3%,胶稠度78 mm,直链淀粉含量15.9%,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
2015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
南糖包子是南宁地区非常受欢迎的传统小吃,因其口感鲜美、馅料丰富而备受青睐。如果您想要进行南糖包子的批发,可以到南宁市场或者南宁的大型超市寻找供应商,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寻找南糖包子的批发商家。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正规的批发商家才能保证南糖包子的质量和口感,同时还要关注价格和配送方式等因素,以确保自己的采购顺利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