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中华大学中学部主任是陈独秀。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鼓吹者和领导人物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在任期间,他奉行进步教育理念,推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提倡自由思想、民主管理和标准化教育。
他致力于教育改革,为中华大学中学部带来了新思想和新气象。在他的领导下,中学部学生的思想意识得到极大的提升,为中国的现代化教育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罗家伦
罗家伦因为建立新潮社和出版《新潮》月刊,以及参与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1918年底,他与傅斯年、徐彦之等一起成立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据种种材料可以断定,他是新潮社中仅次于傅斯年的第二号人物。新潮创刊号出版于1919年1月1日,第1卷总共5期刊物,罗家伦发表了13篇文章。第2卷5期刊物,他的文章有22篇。在文学革命遭到一些人的攻击时,罗家伦发表了长篇论文《驳胡先骕君的中国文学改良论》,反驳胡先骕对胡适、陈独秀等人的攻击。在五四时期影响深远的易卜生的名剧《娜拉》,是他与胡适一起翻译的,发表于《新青年》。
1919年,中华大学中学部主任是蔡元培。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对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在任中华大学中学部主任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