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古人对书信的各种称呼
时间:2025-05-13 08:16:40
答案

书信在古代也是一种重要的传递信息方式,为表示不同的种类,古人使用了不同的称呼

函:如[便函]就是便信,[公函]就是公文。

书:如[家书]就是家信,[手书]就是亲笔信。

札:原指写字用的木片,引申为书信。如[大札]、[惠札]、[便札]。

简:原指写字用的竹片,引申为书信。如[书简]、[小简]。

笺:供题诗、写信用的纸张,引申为书信,如[便笺]、[锦笺]、[华笺]。

尺牍:牍,古代书写用的竹木简,狭长型,长约一一尺,故称[尺牍]。

尺素:素,纸未发明前,富贵人家常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尺素引申为书信。

鸿雁:典出自《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此后文学作品中常用[鸿雁]来代书信。成语有“鸿雁传书”。

古人对12个月的雅称
答案

古人对十二个月的雅称: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1、一月:孟春、柳月、寅月、陬月、太簇、初春、新春、端月、岁始、肇春、初阳。

2、二月:仲春、卯月、如月、夹钟、花月、杏月、春半、花朝、殷春、春中。

3、三月:季春、辰月、病月、姑洗、桃月、暮春、桐月、晚春、春杪、余春

4、四月:孟夏、巳月、余月、中吕、初夏、麦月、槐月、夏首、新夏、梅月。

5、五月:仲夏、午月、皋月、蕤宾、蒲月、榴月、星月、盛夏、夏半、芒种。

6、六月:季夏、未月、且月、林钟、荷月、晚夏、暮夏、荔月、晚夏、杪夏。

7、七月:孟秋、申月、相月、夷则、瓜月、初秋、桐秋、桐月、兰月、肇秋。

8、八月:仲秋、酉月、壮月、南吕、桂秋、桂月、清秋、拓月、秋半、中律。

9、九月:季秋、戍月、玄月、无射、菊月、暮秋、凉秋、杪商、秋末、残秋。

10、十月:孟冬、亥月、阳月、应钟、露月、冬、早冬、首冬、始冬、开冬、新冬。

11、十一月:仲冬、子月、辜月、黄钟、霜月、寒月、葭月、正冬、畅月。

12、十二月:季冬、丑月、涂月、大吕、腊月、暮冬、梅月、暮岁、岁杪。

古人对于和平的文言文
答案

以下是我的回答,古人对于和平的文言文表达颇丰,如《论语·季氏》中云:“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又《孟子·公孙丑下》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皆强调和平之重要性。古人亦倡导以德治国,如《大学》所言:“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意指家庭和谐乃国家和平之基石。

再者,古人亦以诗词抒发对和平之向往,如杜甫《春望》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诗描绘了战乱之后,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深切向往。

总之,古人对于和平之理念深入人心,既体现在治国之道,亦见于诗词歌赋之中。这些文言文不仅表达了古人对和平的渴望,亦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推荐
© 2025 欧体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