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鲶鱼、姜、蒜、花椒、干红椒、高度白酒、酱油、胡椒粉、油、盐。
第1步、准备好原材料;
第2步、热锅凉油, 将鲶鱼块放入锅中煎;
第3步、鲶鱼块煎至金黄后翻面将另一面也煎至金黄;
第4步、加入姜片、花椒和大料等继续煎一下;
第5步、烹入高度白酒;
第6步、再倒入适量的酱油;
第7步、加入少许水炖煮五分钟;
第8步、大火收汁, 加入适量的盐调味;
第9步、再放入蒜进去煮一下,收汁好后, 盛入盘中, 表面撒上小葱末。
原料:鲜塘鱼1条(约750克),菜薹心300克,冬笋片60克,鸡蛋1个,鸡汤300克,熟猪油350克,精盐、虾子、湿淀粉各适量。
做法:塘鱼取鱼肉,片成片,洗净,加精盐、鸡蛋、淀粉拌匀,下入六成热的油锅中,滑散,至呈浅白色时捞出,沥油。原锅留油少许,旺火烧至六成热,放入菜薹心,炒至翠绿色,加入鸡汤、笋片、虾子、精盐,中火烧约4分钟,下入鱼片,再烧浓收汁,盛盘中即可
(一)池塘条件。
塘角鱼对池塘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一般的养鱼池塘只要塘基坚实,无渗漏,稍加改造后即可作为塘角鱼单养池塘。池塘的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面积以0、13--0、2公顷为宜,水深应保持在1--1、5米。
池底的淤泥厚度应保持在20--30厘米,以利于塘角鱼的活动与觅食。由于塘角鱼具有群居和穴居的习性,应在池底设置一些石块、瓦管、竹筒等,既供其栖息,也便于捕捉。高密度精养池塘还应安装增氧设备。
(二)放养前准备。
鱼种放养前,将池水排干暴晒3--5天,经过简单修整后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每0、067公顷用量为50--75公斤,加水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
3天后注入新水50--60厘米此时,为了培育水中的浮游生物,以便为鱼种提供大量的天然饵料,需要向水中施入畜禽粪便,每0、067公顷用量为200--300公斤。
(三)养殖模式。
塘角鱼具有辅助呼吸器官,能在低氧水体里正常生活,因此采用池塘高密度单养的模式非常适宜。投放的鱼种个体适宜在6、5厘米以上,以避免种内残*。每0、067公顷放养3万--4万尾,同批放养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
(四)饲养管理
1、投喂技术。投喂要遵循定时、定位、定量、定质的“四定”原则。塘角鱼食性偏向动物性,特别喜食新鲜动物饵料,活饵投喂效果更佳。投喂饲料应从投放鱼种后的`第3天起,以活饵或新鲜动物内脏为主,如蝇蛆、水蚯蚓等活饵消毒后可直接投喂。
动物内脏需要清洗干净,用绞肉机绞成肉泥拌入面粉制成团糊状投喂。每天投喂3次,持续1个月。此后即可转入到投喂颗粒饲料阶段。
投喂的饲料一定要保持新鲜,蛋白质含量在25%--30%,每天的投饵量占鱼体总重的5%--8%,可视天气变化、鱼的吃食情况而酌情增减,以后每15天调整一次投饵量。每天投喂2次,分别为上午8--9时,下午3--4时。
2、水质管理。要及时调节水质,保持水质清新。每隔3--5天,向池塘注入一次新水,每次10--20厘米,使池塘保持良好的水质。每个月用生石灰浆泼洒2次。每次用量为每0、067公顷10--15公斤,以改善水质,防止鱼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