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申请再审后知道立案了方法如下:
1.
2.
二审法院不存在立案审查问题。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5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5日内将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交答辩状。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5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也就是说,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当事人递交上诉状之日起25日内(如当事人直接向二审法院上诉,则为当事人递交上诉状之日起30日内)将案件移送到二审法院。
根据民事诉讼法,瑕疵证据即“未经合法渠道获得,或者虽经合法渠道获得但违反法律规定而收集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如涉及犯罪,应以刑法的规定为准。
在民事诉讼中,当当事人以瑕疵证据作为证明,对方当事人可以提出抗辩,如瑕疵证据确实存在,应将其排除。
主要包括以下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根据该法第128条规定,当事人对民事判决、裁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或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需要人民法院采取措施保护时,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裁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根据该法第40条规定,行政机关依法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涉及依法应当举行听证的,应当举行听证。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根据该法第41条规定,仲裁委员会进行公开的仲裁庭审,可以听取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陈述和证据,向双方当事人提出问题,进行辩论,充分调查事实,审查证据,作出公正裁决。
4.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具体涉及的领域,如知识产权法、合同法等,可能会有关于听证程序的特别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