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是《左传·庄公十年》中的一篇文章,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战争的论述和指挥。下面是对《曹刿论战》的详细讲解:
文章背景:齐国和鲁国在长勺交战,鲁国想要战胜齐国。
主要人物:曹刿、鲁庄公
论战过程:
1.询问战备:曹刿问鲁庄公凭借什么来作战,鲁庄公回答了自己对待百姓的一些做法。
2.分析形势:曹刿认为作战要靠士气,而士气取决于人民的支持,并通过实际观察,发现齐军士气低落,而鲁军士气高昂。
3.把握时机: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下令鲁军出击,最终鲁军打败了齐军。
4.战后分析:曹刿解释了胜利的原因,即士气的重要性以及把握战机的关键。
<译文如下: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不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是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
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埋伏。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
比较难
《曹刿论战》这篇课文的难度主要体现在对文言文和历史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上。尽管课文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和人物对话的特点,使得内容本身相对容易理解,但是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则构成了教学的难点。因此,对于《曹刿论战》的理解和研究,需要一定的古文功底和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