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本名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出生,公元前456年去世,复姓端木,字子贡,以字行。
华夏族,春秋末年卫国人。
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
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
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论语》中对其言行记录较多,《史记》对其评价颇高。
子贡死于齐国,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公西赤
公西赤,字子华,春秋末年鲁国学者,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以卓越的外交才能、娴熟的礼仪技巧和善于交际而著称,是孔子门下一位非常杰出的弟子。
公西赤出生在鲁国一个贵族家庭,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他非常聪明,学识渊博,尤其在外交和礼仪方面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赋。他曾经为孔子出使齐国,展现出卓越的外交才能,成功地完成了使命,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赞扬。
公西赤不仅在礼仪之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还非常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他温文尔雅,言谈举止得体,待人接物十分得当。他曾“乘肥马,衣轻裘”,到齐国进行外交活动,以其高超的交际技巧和礼仪风范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