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一文字,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的基础,并延用至今;
2.废分封,立郡县,成为以后中国统一后管理的标准模式,历时数千年之久;
3.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在商业上大大便利国内交流.;
4.车同轨,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国内交通;
5.焚六国史书,客观来讲统一了思想,避免因为历史问题而导致国家分裂;
6.修建灵渠,加强了对珠江流域的控制,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
7.修建长城,抵御北方胡族侵略的重要防线,长城长期成为国界;
8.南征南越,将福建、浙江、两广纳入中国版图;
9.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至此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
主观原因:
1.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变得强大,奠定了基础。
2.战国后期,尤其是长平之战后秦国的优势进一步确立。
3.秦王政的才能及正确的统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客观原因:
1.战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2.人民渴望统一、要求和支持统一。
3.东方六国不团结。
4.六国统治集团为秦的策略说瓦解。
也就是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正是在这一年,秦王政横扫六国,结束近五个多世纪的分裂和战争,重新恢复了安定的局面。也是在这一年,秦王政面对新统一的广阔疆域,创建了一系列重要制度,奠定了中央集权模式,深刻影响此后中国两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