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古代学子必读的四书指的是
时间:2025-05-12 19:56:49
答案

《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1

古代四书是指什么: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

2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古代字号和名各什么含义
答案

一、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名”又叫“本名”,旧说是古代婴儿出生后三个月由父辈所取。

二、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三、号,是指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如苏轼字子瞻,别号东坡居士。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与名、字无联系。

古代学府的雅称
答案

私塾、书院、国子监。

古代学堂的雅称有:私塾、书院、国子监等教育机构。每种教育机构的职能不同,招收的学生也不同。

1、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私塾是私学的一种,清代地方儒学有名无实,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除义学外,一般都在地方或私人所办的学塾里。因此清代学塾发达,遍布城乡。

2、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开始只是地方教育组织,最早出现在唐朝,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当时,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

3、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国学”。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积极的作用

推荐
© 2025 欧体知识网